索引号: | 011158671/2021-28780 | 分类: | 电子政务 | ||
发布机构: | 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 公开日期: | 2021-07-07 | ||
标题: | 全面隐患起底 铸牢安全之盾 | ||||
文号: | 无 | 主题词: | |||
生效时间: | 终止时间: | 来源: |
十堰市张湾区艳湖社区农贸市场燃气爆炸事故发生后,襄阳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在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求基础上,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相关通知要求,通过采取及时有效的举措,迅即对中心服务保障的办公区、生活区、食堂等场所,覆盖电路、燃气、锅炉、消防设施、输变电节点等领域进行安全隐患全面排查起底,从而铸牢安全之盾,织密安全防线,有效杜绝重大安全风险发生。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迅即“传、贯、宣”。一是传达精神上求“快”。第一时间召开所属单位和机关科室负责人会议,对十堰市爆炸事故情况进行了全文通报,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求进行了传达学习,对省委省政府两办和市委市政府两办分别联合下发的通知所列内容进行了深刻反省和对照自查。二是制定方案上求“实”。深刻汲取事故教训,针对中心所服务保障的办公区、生活区涉及到的油、气、电、暖、车、消防、锅炉等领域可能面临的安全事故进行了风险预测和评估,集思广益,制定可操可行的排查方案,细化排查措施。三是宣传常识上求“效”。针对生活区车辆乱停堵塞消防和急救通道、楼顶乱搭乱建、楼道乱堆乱放、电动车飞线充电、出租房电线乱接、随意使用大功率电器等可能引发安全隐患的现象,责令分管科室和二级单位联合社区通过印发宣传单上门服务、发送安全信息温馨提醒、悬挂横幅张贴警示漫画等,让广大住户清醒地认识到隐患就在身边,深刻地领悟到现在的苗头就是将来的事故、今天的侥幸就是明天的灾难。
二是科学隐患排查,根治“盲、微、漏”。一是“拉网”治“盲”。针对门面房、食堂、酒店、周转房、住宅小区等人员居住较为密集、电气供暖管线牵拉凌乱、检查不够彻底的“死角”“盲区”,组织开展“开门行动”,确保每个门能开、每间房能进、每个点能看;实行“拉网式”排查,大到一辆车,小到一个闸阀,做到隐患拉单列表、结果互签确认,压紧“谁排查、谁负责,谁整改、谁负责”责任链条。二是考评慎“微”。针对部分工作人员因麻木、疲软、侥幸心理而导致的一些隐患视而不见、不以为然现象,在规章制度落实、车辆技术状况排查、应急知识处置掌握、易燃物品存放、消防设施和器材维检、仓库物品存放等领域安全隐患排查过程中,通过个人自查、单位普查、中心抽查等方式,将隐患排查与干部季度考评相结合,与年底个人评先评优相挂钩,从而保证一些看似“微不足道”、司空见惯的“边角料”隐患见到阳光、露出“真容”。三借力堵“漏”。针对燃气管线、供暖管道、锅炉、变电室、输变电节点、中央空调、散热器、消防器材及设施等领域安全隐患较为隐蔽、自身力量难以排查的点位,积极聘请供电、燃气、锅检等部门,对直管保障区域电、气和锅炉进行全面检测,有效杜绝潜在风险发生。
三是深入问题整改,保障“平、稳、顺”。一是突出整改重点。按照“立行立改、限期清零”总要求,对排查出的16个问题进行分门别类,突出电、火、气三个方面整改重点,以点代面,辐射全局;明确整改责任人、时限和要求,实行挂图整改、压茬推进、对表销号。二是完善设施建设。针对低压配电柜管理设施无安全管理操作规程、低压配电柜无消防设备、食堂操作间防火设备不到位、公有住房出租屋“藏污纳垢”容易引发火灾等现象,及时修订完善并张贴电力、消防、燃气设施操作规程,及时配备、更新、补充消防设备;对违建停车棚和乱接线路实行强拆,对电车集中充电场所实行聘请第三方科学规划,并提早将安装智能充电桩规划项目提上议事日程。三是引入门外力量。针对变压器漏油、锅炉设备检测不彻底、燃气管道及设备安全性能定性不准、安全意识淡薄等问题,建立健全安全业务培训机制,定期邀请供电力、消防、燃气部门上门授课辅导,组织开展专项业务培训、隐患排查技术指导和针对燃气泄漏、电路起火、锅炉爆炸等突发事件的模拟应急演练,在提升安全系数和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同时,兜底隐患底数,铸牢安全之盾。